
陳建中 (1939-)
陳建中在巴黎工作多年後回到廣東老家,回歸故土是多少文藝人的願望,當然他有時也返回巴黎蒙馬特的畫室。巴黎和家鄉的景色都豐富了他繪畫創作的內涵。陳建中有自己觀物的獨特視點,在微觀對象的細微末節時以扎實的繪畫技巧表現,在他的畫筆下既使是一些不起眼的木頭紋理,門板落漆,水泥上鏽跡,窗巾布簾紋等等也能自中表現出物體令人沉思的一面,把生冷的物體升華帶給觀者視覺與精神上的感動,所選擇描繪的對象是創作思維的假設,能引領人們對畫外世界的靜觀默想。實證主義哲學多元的認識觀裡自然界存在著精神性,並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物體中,如此當我們欣賞陳建中的作品時,他既使是畫塊石頭,被人砍鋸的斷木,人為架設的鐵欄,或者從門板探頭生長的植物葉片等等,都能見到物質中存在著的生命跡象。藝術家是吟詠生活環境中風物的詩人。先前的作品筆觸嚴謹賦色沉著,隨著在風景畫上出現另種灑脫的筆觸,色澤也出現另種亮彩,特別在光影的變化上展現令人愉悅的節奏感,而多變的筆觸中則帶出了顏色豐富的質感,令人能玩味他每一描繪風景的局部細節,與整體畫面傳達的神氣韻度。(文/ 陳英德)
-簡介-
1939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龍川縣,1969年移居法國巴黎。1975年獲得法國文化部支持,在巴黎舉辦首次個展,並隨後每年持續參與歐美的藝術博覽會及畫廊展覽。1986年,他受邀在廣州美術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授課。2015年,北京美術館舉辦了《陳建中50年回顧展》,回顧其五十年的藝術創作歷程。作品被法國國立現代藝術基金會, 巴黎市立現代藝術館,巴黎國立圖書館,法國蓬托瓦塞藝術館,香港藝術館,中國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中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地方收藏。
陳建中的風景畫風格獨具匠心,筆觸灑脫,色澤明亮,並以精細的筆法捕捉自然景致的每一個細節。無論是溫暖的陽光,還是柔和的光影變化,都在他的筆下顯得格外生動,令人感受到自然與藝術的和諧共鳴。
-簡歷-
1939年 出生,客家龍川人
1955年 進入中南美專附中(廣州美術學院前身)
1958年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1962年 去香港
1969年 定居法國巴黎至今
1970-1974 巴黎美術學院
1975年 獲得法國文化部支持在巴黎開第一次個展, 隨後每年不斷在歐美的藝術博覽會、畫廊展出個展。
1986年被邀在廣州美術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授課。
1992年 澳門市政廳為他舉辦了一個回顧展
1997年 在深圳建立工作室, 半年回國工作
1999-2001年 受邀在廣東美術館,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審陽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巡迴展出《巴黎三十年》
2010年 工作室從深圳搬到廣州番禺,仍然半年時間在中國工作人員構成
2014年 澳門中國公署舉辦小型回顧展
2015年 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陳建中50年回顧展》
2016年 深圳美術館舉 辦《陳建中50年回顧展》
2019年 在上海和北京藝術博覽會誠品畫廊展出
2021年 臺灣丈趟勢畫廊《視象詩情》個展
陳建中作品被法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巴黎市立美術館,巴黎國立圖書館,法國逢掛瓦塞美術館,香港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地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