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之後,月升之前】夏愛華個展
  • 首頁
  • 展覽回顧
  •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夏愛華個展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夏愛華個展

2017/8/5 ~ 2017/9/3
2017/8/5 PM3:00-5:00
  • 使者的代言人
  •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 創作技法

我的創作技法是一種古時候製作佛像的技法,稱為『活脫乾漆』, 在最初製作佛像的時候當時的佛師認為天然的生漆因為有再生能力(讓受傷的樹木再生), 所以將生漆作為原料,而麻布就像是眾生的煩惱所交織成的介面,這樣的材料所製作出的佛像才能吸收人們的祈求。活脫乾漆的製作方法就是將生漆塗在麻布上一層層交疊出佛像的形狀,而內部是空心的,這個空間是佛像的內部宇宙,通常會在裡面放一件大佛的本尊(通常尺寸很小), 所以內部就像是人的潛意識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中的某個地方有著真我。這樣的製作佛像的方式是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後學習到的、而這些內容是綜合兩年的碩士課程而來,其中有個課程是古代美術研究史, 得去京都奈良70~80間寺廟聽住持上課,我記得這部分的內容是法隆寺的住持說給我聽的, 所以這些內容都不是在網路上找得到的。─夏愛華

 

  • 關於訪談

Q1. 想請問夏老師此次展出作品中的《燦爛陽光的午後》,是您將新宿外苑和一位小男孩的奇遇創作而成的作品,除了像您創作自述言及您每次創作上都希望帶給觀者「想帶給觀者當人們遇到困難或是精神上無法度過的難關,只要能找到療癒自己的潛意識空間,就能自己幫助自己度過每一次的難關。」這個啟發,是否還有其他想表達的?

夏:這件作品想給觀者的, 其實比起『奇遇』來說,以自己的潛意識來連結其他的時空以解救自己當時的困境,是我想表達的。藝術創作者的想像力是相當強大的,而同時又是能從無到有的憑空製作出作品,這樣的能力就好像是能從無的空間中以想像力製作出一個沒有的環境, 所以也許當天在森林裡看到的景象只是我的潛意識所想像出來的情景,但是對於當時我的精神面卻有相當大的幫助, 而我以活脫乾漆這樣具有特殊能力的技法將我的潛意識的場景在現實世界中呈現,就像是讓潛意識具象化在現實中以 療癒現實世界的人心。

 

Q2. 除了創作外,還有什麼是您覺得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 有那些事物是您獲取藝術的養分呢?(因為覺得老師的作品和人生很奇幻,尤其是駐村的經歷……。)

夏: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是珍惜身邊的每個當下。駐村的經驗其實許多藝術家都有, 但是可能是因為我使用生漆這個素材, 所以奇特的經驗比較多, 生漆是非常敏感的材料, 濕氣高才會乾, 氣壓低就不容易與其他媒材結合, 所以我得一直觀察天氣, 所以也就容易對於身邊的環境與事物敏感, 再加上生漆的味道很像森林的味道, 許多動物會不自覺的靠近我, 這些也是讓我有許多特殊經驗的原因。但是駐村之後就覺得許多難得的經驗就在那一瞬間那一個國家或是和那一個人所擁有的經驗, 可能與那個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 也可能再也不會去那個駐村的國家或地方, 就覺得每個邂逅都是生命中相當難得的瞬間, 珍惜生活也許就是我的創作來源。

  • 生漆在雕塑上的製作過程

 

漆樹是一種落葉高木。原產地為中國及印度。自漆樹的樹皮取出的汁液主要的成份為漆油,乾燥條件為濕度超過60度以及溫度超過攝氏25度,一但乾燥之後,對於水、熱、酸、鹼、鹽等都相當強韌,在遠古的亞洲便常被使用在保護木材上,以及佛像製作。

漆在雕塑上的做法

將生漆與其他纖維混合凝固而作成的‘像’統稱為乾漆造。據說最早的乾漆造出現在中國的東晉時代,然而到了唐代才相當盛行。在七世紀後半傳到日本,日本最早的乾漆造為當麻寺金堂中的四天王像,為天武十年(681年)左右的作品。

一般來說乾漆造分為木心乾漆以及活脫乾漆兩種技法。

木心乾漆

簡單的說,就是在大致刻好的木雕像上,以竹篦將木屎漆(以樟木或檜木的木屑與生漆調在一起的混合漆)在木雕像的表面做出細部的方法。

木雕像有兩種製作方式 ,一種為一木雕,也就是以一根原木雕成的像稍微將雕像的中心雕空,另一種為接合雕,以許多木材拼湊而成大致的形狀再刻出粗坏,之後再在表面上堆上木屎漆或是錆漆(以砥石粉與生漆所調製的混合漆)來作細部的表現,之後再打磨上色或上箔。

活脫乾漆

先以木棒做出木心,再以黏土做出想要製作的作品的形狀。

等黏土稍微乾燥之後,再在表面塗上生漆並貼上麻布,等到乾燥之後,再塗上錆漆並貼上麻布並且一直重複這個動作直到漆的厚度超過2cm之後,便將乾漆剪開並將裡面的黏土抽出,之後再以麻線將剪下的乾漆縫回,並以錆漆與木屎漆修復剪開的縫隙。最後將表面打磨上色或上箔之後即完成。

發色

乾漆造的上色有兩種方式。

一種為無酸化礦物色粉與透明生漆所調製成的有色生漆上在表面。這種上色顏色較為透明,一種顏色須上十幾層才會顯色,而每層上色時須注意天候,晴朗的天氣會因為紫外線而使發色效果良好,但會因為濕氣低而慢乾。陰沈的氣候會快乾燥而使顏色暗沈。如果在被控制溫溼度以及紫外線的房間中工作會使作品的顏色一成不變,最好的方式還是在大自然的環境花相當長的時間讓作品慢慢成型,顏色上也會有許多調子及變化。

另一種為岩彩調鹿膠上色。

岩彩是取自於礦岩,像是方解石、雲母、以及土耳其石⋯等各種岩石被磨成各式各樣的粗細,以鹿角及鹿骨熬製的鹿膠調成顏料後,塗在做好的作品表面即可。特色為不透明有厚度,並且有岩石的質感且有寶石的閃爍光輝,在許多佛像身邊的天王像以及天女像的華麗服飾上常常使用這樣的上色方式。

愛華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精靈_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_40x60x5cm_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精靈之路(M2)_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_40x60x5cm_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林間(M2)_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_40x60x5cm_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城市間(M2)_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_40x60x5cm_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_漆、木板、岩彩・麻布、金箔_170x360x5cm三連作_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城市間(S2) 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 30x30x5cm 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精靈之路(S2) 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 30x30x5cm 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林間(S2) 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 30x30x5cm 2017
日落之後・月升之前 精靈之路(M3) 漆、木板、岩彩・麻布、金泥 60x40x5cm 2017
燦爛陽光的午後 漆、麻、金箔 150x50x40cm 2017
灑落著金光1-10 2017
乘著雲而來 漆、木板、岩彩・金箔 110x48x32cm 2015
通往森林的門扉 生漆、金箔、岩彩、松木拼板 123x84x5cm 2017
讓心沈靜的境地 漆、木板、岩彩、金泥 120x80x5cm 2017
驚鴻 漆、木板、岩絵具・金箔 120x240x5cm 2016
像是初雪的夜 漆、木板、岩彩、金泥 120x80x5cm 2017
燦爛陽光的午後 素描_漆、木板、岩彩、金泥_120x80x5cm_2017
跟隨 漆、麻、金箔、白金 14x9x7cm 2016
作揖 漆、麻、金箔 19x14x8cm 2016
慢 漆、麻、金箔 13x7x15cm 2016
戰士 漆、麻、金箔、銀箔 17x11x14cm 2016
魂 漆、麻、金箔、岩彩 13x18x3cm 2016
穿越山林結界的使者 漆、麻、金箔 22x30x20cm 2014
七変化 漆、麻、金箔、色漆 14x15x6cm 2016
領路人 漆、麻、金箔 60x20x16cm 2016
苔5 漆、麻、金箔 10x7x10cm 2016
春苔4 漆、麻、金箔 13x7x12cm 2016
苔—桃 漆、麻 10x10x6cm 201610x14x6.5cm 2016
苔—朝顔2 漆、麻 9x11x6cm 2016
牽引 漆、麻、金箔 18x7x13cm 2016
引領 H21cm W18cm D8cm 漆、麻、白金箔、岩彩、真鍮 2017
古典 H12cm W18cm D5cm 漆、麻、金箔、岩彩、真鍮 2017
異國風情 H14cm W12cm D4cm 漆、麻、金箔、岩彩、真鍮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