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展覽回顧
- 【再生的記憶】 范姜明道個展
【再生的記憶】 范姜明道個展
2014/6/21 ~ 2014/7/20
6/21 (六) 3:00-5:00pm
- 個展簡介
范姜明道1955年出生台北,1980年代留學美國,1997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近年旅居北京,是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成員;早年留學海外的經驗,使其創作理念能與國際接軌,並對台灣藝術創作觀念產生巨大衝擊與影響;其作品展現親近生活的質樸特質,卻蘊含著對於自然與人文的關切。
范姜明道將中國古典文人精神意象的桌案造型結合在作品中,桌案與物體間的主客關係,代表著藝術家對於中國文化與美學品味的一種回歸;蓬勃而生的枝芽,飽含著文化養分的生命力量。再生與盆栽系列作品中,范姜明道將樹的造型還原以廢棄樟木為媒材的雕刻作品中,不但展現原始林木渾然天成的樸實氣質,並且更加符合作品所傳達的再生意涵;另本次展覽中的《盆栽系列》、《藤蘿系列》等,採用的是三層或多層薄木片以熱膠堆積成的集合木板;因為喜愛集合木板上的木紋,近幾年以此為創作媒材所發表的立體作品,多是將這種人製的木板,還原成它最初身為樹木面貌的形式。
「木頭本來就是人類最好的材料。」范姜明道說他原本就喜歡家具,藝術與自然間的關係也是他關心的議題, 「樹木砍下來可能就死了,集合木板不用了也是燒了埋了,但透過變成藝術的方式,植物好像可以「再生」或 「輪迴」,已經「死亡」的樹木,似乎又藉著藝術創作的方式獲得了再生,而其還原成樹木枝幹的造型又帶著它前世的記憶。藉由將集合木板重造成樹木樣貌的過程,范姜明道不斷的提醒我們回憶起,這些被裁整的乾淨、平滑、筆直的木板,原先都是盤根錯節,枝葉纏繞的樹木,而集合木板重疊切割後的環形紋路剖面,也帶有關於樹木年輪的聯想,象徵著歲月與生命。
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生命與自然之間的對話,一直以來都在范姜明道的藝術實踐中扮演重要的核心角色,也點明了長久以來,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好奇與探索。
藤蘿02_集成木板_H107xW223xD102cm_2014
藤蘿裝置2_集成木板_H270xW190(約)_2013
記憶之盒1402_集成木板_72x55x185cm_2014
記憶之盒1401_集成木板_80x50x172cm_2014
再生1301_樟木_190x24x40cm_2013
守護神04_樟木.老傢俱_80x80x213cm_2008-2014
牆上盆栽1303_樟木_88x78x23cm_2013
牆上盆栽1308_樟木_76x45x18cm_2013
牆上盆栽1306_樟木_94x42x27cm_2013
牆上盆栽1405_樟木_105x31x33cm_2014
牆上盆栽1401_樟木_83x26x25cm_2014
牆上盆栽1408_樟木_80x68x19cm_2014
藤蘿_集成木板_105x86x41cm_2013
記憶的線條1403_壓克力顏料_90x60cm_2014
記憶的線條1404_壓克力顏料_90x60cm_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