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展覽回顧
- 真實的流動
真實的流動
- 真實的流動-羅得華玻璃創作個展
- 氣塑玻璃
「真實、流動是羅得華經常掛在嘴邊的關鍵字,除了形容琉璃的狀態,也說明了他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現在的羅得華並不在乎他人的眼光,
只在乎如何呈現真實的自己,也就是如琉璃般真實透明的一面。」—淡水炫光志/真實琉動
〈氣塑玻璃創宇宙〉
一支吹管、一座自製高溫爐,
氣息撲面而來,
不論琉璃將會燒成、或者破裂
裂玻與完形無異。
論成與否,一個宇宙誕生了,
在那一息之內。
星塵存在裡面的某處。
一口氣帶來它。
轉為琉璃,亦或不然。
論成與否,一個宇宙誕生了,
因為它已在那永存。
猶如五穀釀成酒,
星塵亦可成玻璃器,或者不然。
思想流動,熔融的玻璃亦然。
他心以定,此刻。
琉璃成形,或者不然。
論成與否,一個宇宙誕生了。
—譯自許雨仁“A Breath makes a Glass, and a Cosmos”
羅得華於工作室,2023
作為好友的策展人-王藁賢筆下寫到:「羅得華是琉璃工房初始成員之一;將玻璃的研製技術掌握的淋漓盡致;雖然他自稱為Glass-blower」,事實上對琉璃這項材料性質瞭若指掌的他,在創作風格展現上,總能造出有別於傳統琉璃工藝的精神,詩一般的命名與獨樹一格的造型,是羅得華對於生活的描繪與寫照,作品形象超脫固態的表徵,呈現玻璃不斷流動的本質;一如策展人所說:「像變形蟲一般,千變萬化;既是有形亦是無形」。
流動性本質與材料意義
除了精通熱力學、釉藥學與材料學的技術層面,他更是在日夜與玻璃的共處間看見生命存在的流動性本質與材料意義互為表裡的可能。羅得華在炙熱的工作環境與來回塑形玻璃間,淬鍊出精雕細琢的器皿作品,玻璃高溫流動的狀態顯現出如宇宙般夢幻的轉瞬時刻,這也是羅得華口中常提及的,那是一種不斷流動的本質,誠實地映照出物質世界的樣態,同時也回應大千世界的美妙。他的作品歌頌著自然的清澈、宇宙的神祕、高貴的靈魂與生命的種子,將內在的詩意性格熔融為華而不貴的動人之作,也是不斷變動的真實存在。
王藁賢:「十年磨一劍,醞積多年的作品能量」
繼2015年後,羅得華老師將在今年7月於月臨畫廊推出創作個展,結合過往與現今不同的作品形式倂置展出;第一展區是屬於視野較廣的展示空間,展覽便由此做為起點,將羅得華長年累月的創作羅列展出,透過脈絡化的觀展動線引導觀者認識如玻璃般瞬息萬變的羅得華。
除了呈現藝術家的累積與成長,羅得華更是把心力聚焦於第二展區:「生活器物的形式」將如何在本展中以藝術品的姿態展出?在策展人與藝術家幾度的深入討論後,悉心打造出三座平面展檯,展示「器皿」概念系列作品,意圖將藝術引介到生活的實用領域當中。他的作品往往是在玻璃媒材的基礎上加入化學材料:鈣、矽、鈉又或者金屬顆粒等,使不同分子在 1200 度的高溫中交融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形態;那是當我們仰望星空也是優游大海,浮生若夢,皆在其中。這種古法新造的內涵貫穿羅得華此次展覽主軸「真實的流動」,意在模糊工藝與藝術的疆界,也是描繪羅得華在那迸發星火的燒製過程中思想流動如澄淨通透的玻璃般,展現靜好無暇的時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