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龢之量」卜茲個展
  • 首頁
  • 展覽回顧
  • 【太龢之量」卜茲個展

【太龢之量」卜茲個展

2011/6/4 ~ 2011/7/3
2011/6/4 (六) 3-5PM
  • 卜茲「太龢之量」 天地有大美的法演
  • 「太龢之量」展覽:卜茲當代藝術創造力的詠讚

「太龢之量」展覽:卜茲當代藝術創造力的詠讚

射毎

當代藝術表現的可能,型式呈現豐富與多元化,媒材的應用更是廣泛,正因如此,當代藝術家對於藝術型式與媒材使用更具有開濶性,同時,也給東西方當代藝術家更大的挑戰性,如何讓自我藝術創作找尋「前所未見的原創可能」成為未來名後世的一名藝術創作者。「當代藝術」是涵蓋強烈的時間訊息因子,與時間性延展的特質,「過去」與「未來」雙向溝通,一名偉大當代藝術家經由此途徑,依循此層次流動著、接收此訊息,才能進入藝術創造的本質,真正論及「空間」與「時間」相互存在著。處在當代時空下,身為一名藝術家如何將「時間」與「空間」成為自我詮釋再現的可能,創造當下「前所未見的原創可能」,且蘊涵深刻質感未來信息,依然成為下一時空璀燦的曠世巨擘。唯有回歸創作者自我的生命內質的精神力,才能創造「前所未見的原創可能」成為藝術最至高無上的追求表現。

身為一名當代藝術家卜茲,將「狂草書」成為一門自我成就藝術創作的表現型式,隨著時間的延展,「技與道」精進的過程將「過去」視之為自我生命創作觀重要的滋養,接攘著上古東方藝術之有形訊息,上溯二王、張旭、懷素、黃庭堅、徐渭、傅山、朱耷等,不僅規摹其結字之法,習其用筆之道,隨著自我內質性靈場域感知的啟動,敏感著上古東方藝術追求高度精神之生命形式;隨著自我精熟功夫的完成,成就一套自我體裁時,在當下積極地將自我有限生命轉化成為一股創造力,與上古世紀的諸神同律、相映,開演著自我生命能量無限的可能,幻化成一件件各自獨立的當代藝術作品,編織成「過去」、「現在」、「未來」生生不息的生命信息之流,成就卜茲自我生命大願望,創造當代時空「前所未見的原創可能」再現的契機。

當下時空所發生多采多姿、五花八門的藝術型式與媒材,對於卜茲而言,擇以「狂草書」成為自我當代創造力的最佳圖騰印記,依然堅信創造「前所未前的原創可能」,來自於「不可見的高度靈性的再現」為最上乘的依歸;節錄自1997年〈卜茲手札〉自述:

『書法美感經驗是存在於形的觀照中,而書法卻存在於生命領域,其不僅止於形式領域之內,古人有謂不能在書中求書,所以書法絶不僅僅是空間形式的構成而己,更重要的是棲息在生命的直接體驗與深沉感動的性靈世界。』

卜茲對於藝術創造力的追求,深刻地由內質心靈轉化為一股可用的能量載體,創造可見形式的不斷地演化著,成為自我當代藝術創造力的再現泉源。

追求藝術創作的渴望,源自於長時間以來孜孜不休的生命體現,2008年月臨畫廊展出《大河之流》為卜茲可見作品型式高幅度的變動,更積極地開展著自我生命的心靈法界,作品釋放著為之撼動的能量,藉由可見「字」的元素,點、畫、波、撇之筆勢圓活有力;相隔三年,卜茲又回到此場域再創自我生命能量的湧現,《太龢之量》展覽是卜茲自我創作的超越,用筆、結字與空間表現將更自信的呈現,就如孫過庭《書譜》所述:「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絶岸頹峯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峯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豪芒」。卜茲創作能量的基石上接於遙遠的古典美學觀,作品深層表達「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當下持筆揮運時,心馳物外,心手雙忘成為自我功夫的極致的藝術表現,實踐著「技與道」的完成,剎那間再現「線質」的質感,骨豐肉潤,入妙通靈,隨意而來的漲墨、滴點塑化而成卜茲性靈場域,自由追求的生命象徵。

藝術創造力來自於內質心靈自由,由毎次展覽的樣貌,可見的作品型式,為卜茲自我藝術創造力的軌跡,一次次深刻自我覺性的內質性靈場域演繹著。由《大河之流》至《太龢之量》展覽的演化,視之為卜茲自我創作的超越,奉行「生命的道紀」不斷地內化自我生命能量的超越,將生命形式最基本的特徵「量能」與「運動」直接反射在可見的作品;隨著作品散發的「力量」與「動勢」觀者清晰地直觀作者充滿著無窮活力的生命形式。此次展覽「太龢之量」共展出12件不同樣式的作品,屬於卜茲自我詮釋的「手卷式」、「中堂」、「冊頁」等等;作品尺幅、式樣與展出樣態也是藝術創作的一部份,跨越制式尺幅與尺寸的可能,數併的構成,形成新的視覺感,演化出一套闡述自我創作觀的型式。

展出作品(筆氣堂堂),尺幅 450x360 cm,作品尺幅趨近既高聳又壯濶,「大字」佈局與「小字」坐落處,形成強烈對比的視覺躍動感,「大字」骨豐肉潤,整體空間塑化成行行相生,字字相生,筆筆相生之律動的動勢;「小字」細筋入骨如秋鷹的筆勢,字字中展現力能、圓勢之美;大空間的場域形成「大字」的「剛」相對應「小字」的「柔」,可見作品的型式巧妙地與思想結合,展現「剛柔並濟」的中庸之勢,且藉由線條的靈空飛舞的律動美,創造宇宙大場域靈空、自由之態。卜茲自運詩中寫道:「筆氣沖墨陣堂堂,旭素當飛鴻雁行,胸中丘壑客來門,玄鳥飛奔無滯靈,秋靄暮下白雲邊,風吹蕭蕭涼氣顯,卻見小齋多野意,蕉葉陰裏飄香眠」。文中描述自然景致的詩境,微微地將觀者引領至卜茲生活自然體驗,如:秋靄暮下白雲邊、風吹蕭蕭、小齋多野意、蕉葉飄香眠等;其中「氣沖墨陣堂堂」將觀者思維牽引著作者當下運筆的狀態,深刻的表達自我創作的企圖,超越時空的分際,串接亙古的訊息,對應著「旭素當飛鴻雁行、胸中丘壑客來門、玄鳥飛奔無滯靈」,回歸生命的素樸,將生活情境不著痕跡地,融入自我生命體驗,能知古始,興來而書,置入風馳電掣、旋生旋靈,自信無定則的舞動筆墨,表現生命動態方式,傳達生命意識與宇宙意識的靈魂之舞。

卜茲深刻的明白,自我藝術創造力欲進入無限能量爆發力再現可能,源自於內質不可見的精神向度,更深刻、更深層,回歸至自身生命素樸的本質。卜茲的生命演化也隨著自然運行而發生,巧妙地接連起精神導師廖志祥先生的奇緣,啟動著卜茲生命內在創生的機制,敏感、再敏感「由愛入道」的純粹與神奇,回歸卦心法界演繹著,進入藝術創作能量的聚合,成就源源不絶的無限藝術創作能量爆發力。正因如此,卜茲才能真正知曉「反者道之動」心靈歸元的過程,揭示自我靈魂的祕密名字,進入自身本命胎藏,讓自身生命進行「貴化」、「愛化」蛻變內在靈魂,生生不息,愛生愛、美生美的永恆自身,正朝向「歸根曰静,静曰復命」的本命, 1.造訪著潛藏無窮的深邃與神奇,完成此生的大願望,成就當代藝術「前所未見的原創性」。

由《大河之流》至《太龢之量》作品的演進,可讀出可見作品中展現「援毫掣電,隨手萬變」的精湛圓熟的高超技術,無論是運筆轉折的通透無礙、章法佈局的虛實相生、字字結構的篤實量感,與作品空間氣魄骨力的氣勢,展出型式更顯現多樣變化,更表現卜茲在當代藝術創作格局的延展性。卜茲將當下創作視之為「有限空間」的詮釋,創造無限時間性的延伸;將自身內在不可見的三個層次,始終互為合一,一切存在,同時發生,活在當下,隨著生命訊息律動著,進入全然、純粹的生命實相,跨越時間藩籬﹐穿梭古始,將「過去」、「現在」、「未來」串聯成永恆運行的時間帶,一切存在皆存在,成為整體,「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切的運行在自身的生命之道運行著 2.,交互沖和運動,相互和諧共構著,蛻變成一股當代藝術創造力的詠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廖志祥《道德經》課程實錄1,「心就是太陽 心就是愛」,文匯出版社,中國上海,2010年頁02-09。
2.廖志祥《道德經》課程實錄3,「由愛入道」,文匯出版社,中國上海,2010年,頁18-41

 

夢中香 紙上墨色 398x150cm
心手相閒 紙上墨色 600 x 210 cm
枯木藤 塵作霧 840 x 66 cm
為無為 紙上墨色 378x248cm
筆氣堂堂 紙上墨色 450x360cm
與可畫竹 紙上墨色 238x240cm
掠水自在鷗 紙上墨色 200 x300cm
生機勢如虹 紙上墨色 216x234cm
古松秋澗 紙上墨色 156x233cm
域中有四大 紙上墨色 圓形ψ90 cm
知者不言 紙上墨色 828x17cm
草書千字文 紙上墨色26.5x38.5cm 三十二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