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展覽回顧
- 【山城水市】周成樑個展
【山城水市】周成樑個展
- 2011年周成樑個展
- 俗世生活與美好幻覺
俗世生活與美好幻覺
王耀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和周成樑碰面的場合多半是在某個藝文空間或某個人家裡,記得有一次他到雲林找我,我們在院子裡似乎談了一些關於植物與盆栽的想法。我感到好奇的是,當畫家意圖將遷徙與定居、現實與虛幻、勞動與成就等概念顯現而出時,我們究竟可以從畫作中領略出什麼?從作者近期的山水系列畫作中,我具體地感受到作者關於風景畫的獨特看法。對我來說,它是一種關於心境的閱讀與書寫,作者特別關注生活中的遷徙與居住,以及某些因生命經驗而觸動的淡淡情愁。
Herbert Read在The Meaning of Art書中曾經提到:我們如果要賦予景觀繪畫一個確切的名稱來代表它的特質,我認為應該稱之為「詩篇」(poetry)。自然景致與人工景觀同時存在,熟悉的歷史感在畫作的氛圍中散發著迷人的幽光。畫家意圖呈現的是「歷史的風景」,抑或是「風景的歷史」?當作者的創作觀因生活的歷練而發展成為圖像的幻覺時,那些自我的生活處境和城市群聚的適應便成為靈感的永續泉源。藝術家選擇從生活的現實出發,並渴望從圖像的映照中一窺心裡的奇幻光影。而畫中人物的活動狀態,在作者刻意營造的山水佈局中,似乎也都安祥地進行著某些平凡的日常事務。
生活在土地上,對於變遷中的社會現象與生活美學有所關切。作為社區的一份子,用心去認識和經營生活的美好價值。如此,藝術行為的單純動機,除了藉由作品來彰顯生命意義,是否還包含著藝術家對於社群理想的某種想像與憧憬。雕刻家布朗庫西曾說過:「我們不能役物,要順物之本性到渾然天成不說自明的境界。」人類經常藉由觀察和體驗自然,把內心的認同和感受藉由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以環境為主題的藝術表現形式,也許可以稱之為允許我們投射自我感性的領域。由此觀點來看周成樑的風景繪畫,我們將深刻地體會到,自然山水與人工城市共構而成的奇幻景象,一方面映照出我們內心的濃濃鄉愁,另一方面則述說著我們對於日夢的殷切盼望。
藝術家的腦海裡構思著畫面,手裡筆尖的油彩在畫布上不停地游移與堆疊,慢慢地我們好像感受到了些氣氛與情緒…。融入周成樑的畫境之中,除了被史詩般的寫實風格所吸引,心裡面也油然生出對於勞動與家園的懷念與想像。刻意建構的畫面,揭露出一幕一幕如回憶般的夢境片刻,大氣裡泛暈著灰矇的水氣與雲光,景色似乎美得出奇。山水和城市的理想國度,好像就在人們的現實冥想中變得愈來愈引人入勝了。